随便写点字,画点画

关于

享|诗歌 《明日,自黎明》 雨果

今天来说一位享受过法国国葬并长眠于法国先贤祠的文学家——维克多·马里·雨果(1802—1885)。

维克多·雨果是西方文学史上公认的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作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和十九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一生创作了众多的诗歌,小说,剧本,散文和文艺,政治评论文章,还创作过4000多幅画作(水平相当不错),经历了动荡的十九世纪所有重大的社会变革,参加过许多社会活动。代表作有闻名世界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小说,《静观集》,《颂诗与歌谣》,《心声集》等诗集,《克伦威尔》,《艾那尼》等戏剧作品。

雨果的父亲是位自由思想共和主义者,曾是拿破仑一世手下的高级将领,征战西班牙等地。而母亲则是一位天主教保皇主义者,两人可以说政治宗教观点完全对立。雨果就是在这种阶级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雨果两岁时拿破仑称帝,十年后波旁复辟。儿时因父亲的职务,雨果的童年一直辗转多地,十岁时才回到巴黎,几乎一直被母亲教育长大。所以早期受母亲影响是个忠君爱国的虔诚教徒,二十岁时就出版了诗集《颂诗集》以歌颂波旁王朝复辟,受到了路易十八的赏赐。然而波旁王朝和后来的七月王朝实在非常不争气,也有可能是随着阅历的增加了解到了体制背后的真相,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后,雨果开始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开始反对天主教的保皇教育,转向共和主义和自由思想,并创作了许多诗歌和剧本来贯彻其主张。

1827年,他的剧作《克伦威尔》发表,其序言《克伦威尔剧引》成为了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巴黎如造反一样,宣称古典主义结束,浪漫主义胜利。”(木心语)

 

1829年雨果完成了他第一部成熟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描写了土伦苦役犯们在监狱的场景和行刑前的种种煎熬。这部作品对后来的加缪,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34年他发表了一部关于杀人犯在法国被处决的纪实小说《缧绁盟心》。他自己认为这是后来《悲惨世界》的前奏。这些作品反映了雨果一直以来坚持的废除死刑的主张。1839年他甚至造访土伦苦役犯监狱,做了大量的笔记,其中称一个叫“JEAN TRÉJEAN”的人为自己的英雄。二十一年后,这个名字变成了“Jean Valjean”(冉阿让)。后来《悲惨世界》的时候,甚至在出版之前就被译成九国文字,在欧美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热度甚至将其捧到了国会议题上。

1831年《巴黎圣母院》出版的时候,全欧洲又掀起一股热潮。各地访客纷纷前来参观当时的巴黎圣母院,逼得当时的巴黎市政紧急开始修复这座年久失修的文艺复兴老古董。后来也刺激了人们对前文艺复兴建筑的重视,使得当时包括巴黎圣母院在内的许多建筑得到了积极保护和修复。(但是直到最近遭遇大火,巴黎圣母院还处于尚未盖完的状态···)

与同时代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如福楼拜和左拉)不同,雨果偏向于推动浪漫主义运动(强调以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开始对负面情绪进行审美,反对对自然的人为理性化)。他的作品以敏锐精准的眼光,通过描述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命运来反映那个动荡宏大时代的社会。同时非常积极地参政议政。

1848年二月革命后雨果被选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国民议会保守派议员,但后来开始说些一点都不保守的发言,呼吁终止贫困与不幸,呼吁普选和免费义务教育,废除死刑等。1851年雨果因反对拿破仑三世被流放,于是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涯。期间即使拿破仑三世在1859年大赦政治犯也没有回去。发表了许多影响不凡的反对拿破仑的诗歌和政治手册。1870年第三共和国建立了之后才回到了巴黎,又进入了国民议会。

 

 

 

1871年三月巴黎公社起义掌权,不到六月份就倒台了。雨果对两方的暴行都强烈谴责。但他公开谴责政府拒绝为遭到监禁,流放和处决的公社成员提供政治庇护,将自己在布鲁塞尔的府邸提供给避难者,引起骚动,遭到暴徒霸凌。1871年巴黎围城之战时又逃到根西岛,1873年重回法国。 

他还积极倡导建立“欧罗巴合众国”,认为欧洲之间的战争都是内战,流亡时期自己还种过一棵“欧罗巴合众国橡树”。谁能想到这个主张某种意义上后来在二次大战后为了遏制德国而实现了呢···

 

雨果的妻子阿黛尔·福谢是他的青梅竹马,当初结婚的时候遭到了母亲反对,所以他们在其去世后一年(1822年)才成婚。直到1868年阿黛尔去世,他们在一起生活了46年,并且再未另娶。

 

然而,1833年到1883年法国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一直追随着他,还以秘书的身份同他一起流亡。雨果为她在欧特维尔的故居旁租了一间小屋。直到75岁去世前的将近50年间,她给雨果一共写了两万封情书。

 

与此同时,雨果与有夫之妇莱奥妮·比亚尔纠缠达7年之久。1845年雨果在与她私/通时被逮了正着。身为贵族院议员,他全身而退,而情妇则在监狱待了2个月,在修道院待了6个月。分手数年后,雨果对她提供了经济支援。另外直到去世之前,他一直风流不断,利用自己的名望和权势与许多交际名流,妓女,粉丝,女仆等有染,(可见个人魅力可能实在可观)还自创了一套独创的缩写代号系统来在私信和日记中隐秘地描写色情场面···

 

虽然雨果生前曾交代自己希望如一个贫民一般下葬(虽然还是穿过凯旋门被风光大葬了),但他也如那个时代的人一样支持非洲殖民主义,认为非洲是未开化野蛮地带,需要文明的教化,并认为法军在阿尔及利亚的残酷暴行是合理的。而且从不畏惧公开谴责的他从未谴责过奴隶制。

 

他在去世前两天最后的笔记中写下:爱就是行动。

 

雨果一生的思想和政治主张随着阅历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一直剧烈地动荡着。他一开始是忠实的天主教徒,并因此获得过荣誉,后来又变成民主共和的坚定支持者。他的遗嘱中拒绝任何教堂为自己祈祷,但是“我依然相信上帝”。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因同情死刑犯而一直主张废除死刑,并在国际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他在作品中关注贫苦大众,关注底层劳工,描写反抗,也描写爱与美的光辉。

 

他主张人文进步势不可挡,甚至支持所谓文明的侵略。他也许是个色情狂,也可能真的爱过她们每一个。他也许贯彻了自己的浪漫主义,也可能确实贯彻了自己坚持的法国精神:自由,平等,博爱。他算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政治家,一个天真的人道主义者。他一生确实都在为法兰西而奋斗。1885年5月22日,维克多雨果因肺炎不治在巴黎去世,享年83岁。6月1日,两百万人游行了六小时,送他的灵车一路从香街到了凯旋门下。如今雨果被安葬在法兰西先贤祠,睡在他旁边的是大仲马和左拉。

 

今天的诗,是收录于《静观集》的一篇悼亡诗。雨果与妻子阿黛尔一共有五个孩子,长子夭折,长女莱奥波尔迪娜1843年(19岁)在新婚蜜月期间泛舟塞纳河时翻船落水,因为裙子太沉直接沉底,丈夫在营救时也遇难了(大家出行也请注意安全)。

当时雨果与情人正在法国南部旅行,在报纸新闻上得知了这一噩耗,悲痛欲绝。其后写了许多悼念亡女的诗作。这篇《Demain, dès l'aube》可能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描写了为女儿上坟的场景。也有其他译作版本。

 

另外,人类的悲喜有时是相通的。这首诗使我想起了很多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悼亡诗篇,比如苏轼的《江城子》,最后只落在一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诗经《绿衣》里描写“绿兮丝兮,女所治兮。”(你为我缝过的衣裳啊);颜真卿《祭侄文稿》上浓重的墨点和潦草的涂改;俳句诗人小林一茶同样纪念亡女的作品:“我知这世界/本如朝露短/然而,然而”(原文直译:露珠的世界,露珠的世界,然而,然而)。

 
沉重的悲伤,能被表述出来的可能只是平静的叹息和无以成句。

 
  

 


Demain, dès l'aube

Victor Hugo

 

Demain, dès l'aube, à l'heure où blanchit la campagne,

Je partirai. Vois-tu, je sais que tu m'attends.

J'irai par la forêt, j'irai par la montagne.

Je ne puis demeurer loin de toi plus longtemps.

 

Je marcherai les yeux fixés sur mes pensées,

Sans rien voir au dehors, sans entendre aucun bruit,

Seul, inconnu, le dos courbé, les mains croisées,

Triste, et le jour pour moi sera comme la nuit.

 

Je ne regarderai ni l'or du soir qui tombe,

Ni les voiles au loin descendant vers Harfleur,

Et quand j'arriverai, je mettrai sur ta tombe

Un bouquet de houx vert et de bruyère en fleur.

 

明天,自黎明

 

明天,自原野微白的黎明,

我便启程。

你看,我知道你在等我。

穿越丛林和山岭

在失去你的世界,片刻难容。

 

我冥思,

无所视,无所闻。

弯下腰,祈祷,孑然一身。

哀哉,夙夜于我同晦。

 

落日的金色光辉不见了,

阿勒弗远去的帆也不见了。

当我到来,

我将在你的墓旁献上

一束欧石楠,一束翠绿的冬青。

以上,晚安

译/张老咪

评论
热度(4)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张老咪 | Powered by LOFTER